
此外,香港设置了额外的税收优惠,即税款宽减,2017~2018年度宽减税款百分比为75%,宽减上限为30000港元。上述香港税务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,宽减比例每年由香港财政司决定,如果计算得出某人年应缴纳税款为10000港元,宽减75%后仅需缴纳2500港元,宽减税额为7500港元,宽减不能超过30000港元。
当然,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,一些不适应市场波动和市场变化的产业和企业,可能在经营上就会出现一些困难,而一些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产业可能会有比较好的发展。这反映在投资上,未来的机会一方面是代表着经济转型方向的新兴产业,比如说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一些高科技产业的龙头股,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。
责任编辑:余鹏飞FX168财经报社(香港)讯 欧洲股市周二(4月23日)收盘强势走高,投资者关注一系列地缘政治问题,并展望新的财报季。泛欧斯托克600指数在午后交易时段小幅收高,收复稍早跌幅,并收高0.25%。银行类股领跌,在大型金融公司本周公布财报前下跌逾1%。
“降准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应对各种扰动,政府发债规模的大幅收缩也减少了对流动性的扰动,而MPA的广义信贷、同业负债与流动性指标等考核压力在去杠杆两年之后压力并不大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,资金外流导致外汇占款大幅减少,是否具有可持续性,这是流动性未来最大变数。”太平洋证券固收分析师张河生表示。
下一阶段,中国人民银行将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、防控金融风险、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,处理好稳增长、调结构、防风险的平衡,创新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。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,提高政策的前瞻性、灵活性和针对性。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,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,松紧适度,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,在多目标中把握好综合平衡,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动态预调微调。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,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。聚焦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在实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和发挥好资本市场功能三者之间,形成三角形支撑框架,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良性循环。
从银保监会的工作思路看,监管层很清楚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——监管创新还不能完全跟上业务创新,二者的错配直接或间接造成了某些金融风险。对于如何创新和完善监管方式方法,笔者认为重点有三:转变监管模式、严格包容并济、尊重市场规律。第一,我国金融监管应尽早由机构监管向功能、业务监管转变。金融行业资本活跃,创新能力很强,创新业务往往跨行业、跨领域。伴随业务创新,势必有大量金融机构走向混业经营。因此,分业监管已经不适合我国金融业现状,应及早建立实质重于形式、以业务内容为核心的混业监管模式。银保监会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到行为监管,正是对金融业务跨行业创新的对症下药。结合目前情况,笔者认为,可以把对金控集团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作为试验田,在实践中积累混业、功能监管的经验。比方说,在监管金控集团时,应借鉴“伞形监管”模式,由央行以及金融委办公室统领对金控集团的监管;对于金控集团旗下从事不同领域业务的子公司,根据业务的种类与内容,由银保监会与证监会各司其职,分别监管;整体上,构成以央行为核心、以银保监会与证监会为具体落脚点的“伞形监管”模式。由于金控集团是目前金融业中混业特点最突出、业务种类最复杂、风险暴露后果最严重的机构,对金控集团的监管实践可以为我国的监管转型积累大量有益经验。不仅针对金控集团,其他领域的金融监管也可实行类似的“伞形监管”模式,尽早实现实质重于形式、以业务内容为准的金融监管。